新聞中心

中國建築國際獲建築界最大額社會責任貸款
盼與各界合作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

2024.10.30

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「中國建築國際」或「集團」)28日舉辦「社會責任貸款簽署儀式 暨 2024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研討會」,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,中信銀行(國際)副行政總裁、公司業務兼財資及環球巿場總監柏立軍,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,香港金融發展局總監董一岳等主禮嘉賓,與中國建築國際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、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王曉光,執行董事兼副總裁孔祥兆、副總裁黃江等,共同出席是次活動,見證集團旗下中國建築工程(香港)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「中建香港),獲中信銀行(國際)批出5億港元的社會責任貸款,有關貸款金額為香港建築界歷年之最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活動上,許正宇致辭表示:「可持續金融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,透過引導資本流向綠色和具社會責任的項目,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。越來越多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,也將可持續發展納入核心價值,致力於創造更美好的未來,中國建築工程(香港)有限公司正是當中的典範。中建香港作為建築業龍頭,一直響應政府積極發展可持續金融,是特區政府在發展可持續金融方面的同路人。」

在嘉賓見證下,中建香港與中信銀行(國際)簽署5億港元的社會責任貸款。社會責任貸款是可持續金融的一種,結合環境、社會和企業管治(ESG)元素,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。有別於一般貸款,社會責任貸款必須用於合資格的社會責任項目。該筆貸款將用於興建啟德世運道的簡約公屋項目,項目將提供逾萬個簡約公營房屋單位,以協助本港市民改善居住環境。由於項目採用了組裝合成建造法MiC技術,逾萬個单位的MiC在地盤進行快捷施工,相對於傳統公屋,除了能將建屋週期縮短近40%外,還更加環保、安全及節省人力,也減輕了項目對社會、經濟及環境的負擔。

自1984年承接首個公屋工程以來,中國建築國際已累計為香港市民提供近13萬個公屋單位,佔香港公營房屋總量的15%,並建設各類高品質民生設施服務香港城市發展,不遺餘力增進民生福祉。今次貸款的批出,標誌著集團在業界創造的價值,以及對環境、社會及管治(ESG)的承諾,受到了香港社會及金融機構的廣泛認可。同時亦清晰傳達出一種社會價值導向,即香港政府及社會各界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發展,鼓勵建造業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,推動低碳轉型升級,共建香港和諧社會。

王曉光表示:「中國建築國際植根香港45載,積極參與特區政府支持的綠色建造和綠色金融等各項計畫,助力香港社會的可持續發展。我們衷心感謝中信銀行(國際)批出5億港元的社會責任貸款,支持啟德世運道簡約公屋項目的建設工作。是次貸款,是香港承建商所獲得的、最高額度的社會責任貸款,充分體現了香港社會支持建造業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導向。我們也希望運用好可持續貸款等系列金融工具,為業界的可持續發展樹立典範。」

柏立軍認為:「此次與中國建築國際合作,體現了中信銀行(國際)對企業踐行社會責任和香港社區發展的堅定支持。我們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業務發展,通過成立ESG督導委員會,推動全行綠色金融業務發展,並持續在建立健全綠色金融風險管理體系、優化綠色金融產品及服務和加強自身低碳運營等方面作出努力。未來,我們期待與中國建築國際深化合作,共同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。」

為進一步拓展推動可持續金融、社會責任投資及社區創新的路徑,簽署活動同場亦舉辦「2024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研討會」。研討會上,李正儀表示:「現在正是深入探討商社共生的良機,企業若能良好定位,將能有效推動社會創新,迎來豐富商機。培養企業進行社會影響評估的能力,將成為商界未來幾年的重要發展方向。」董一岳亦指,「作為全球金融樞紐,香港可透過社會責任投資、永續投資和影響力投資等新興投資途徑,結合金融實力與社會創新,倡導創新策略、賦能社區發展、增強經濟韌性並消弭系統性不平等,邁向可持續未來。」中建香港財務總監李靜認為,「發展綠色及可持續金融,支持碳金融交易等,不僅對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,也可以加速及創造有利條件,惠及整個行業及供應鏈以及創造更多市場需要,加速建造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。」

未來,中國建築國際將以更多實際行動,推動建造界,乃至香港社會的可持續發展。